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小霸王 >
        孙策很满意。他留下甄像在身边做侍从,其他人则按照各人的能力和兴趣去不同的部门应聘。既然有真才实学,就走正规的渠道,免得落人话柄,对将来升迁反而不利。甄像是甄逸嫡孙,也是下一任的甄家家主,甄俨将他送到建业来,象征意义很重,自然要优待一些。

        甄家来到建业,虽然带了一些随身细软,毕竟有限。孙策答应了甄宓的请求,让她带着几个有出海经验的人去船官挑选大船,准备出海捕鱼。在任何时代,商人的冒险精神都是最强的,只要有利可图,他们无所畏惧。远海捕鱼在渤海已经得到证实,风险可控,黄海、东海只是反应慢了一步,还没有铺开,甄家想抓住这个机会,既能解决孙策的实际问题,又能积累财富,公私两便,孙策自然不会拒绝。

        甄尧毕竟年长些,为人处事的经验比甄宓丰富。他和甄宓商量后,拿出了带来的细软,又通向甄宓向袁权等人借贷了一些,筹集了近千金,向船官租借了十条海船,又高薪招募了一些水手、渔夫,又与张纮签订了相关的收购条件,这才出海捕鱼。为了保鲜,他还订购了大量的冰块,这是在来的路上就准备好的,已经和相关的海商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

        孙策没有直接过问,但他对甄尧所有的操作都一清二楚。术业有专攻,甄尧虽然看起来像个读书人,真正擅长的还是商业运作,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他已经将出海捕鱼的门槛提得很高,等他满载而归,其他人发现利润丰厚,想要效仿时,就会发现没有足够的投入,根本无法和他竞争。

        所以有时候引进一些外来的竞争者,制造一些鲶鱼效应还是有必要的。水师在渤海捕鱼,进行水产加工,充当辽东战区的物资补给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荆襄系、吴会系,甚至包括东海系的商人这么久都没想到远海捕鱼,他们赚得太容易,思想上有些懒惰了,对近在眼前的商机都没有留心。

        八月初,无当营校尉朱桓迁荡寇将军,率领无当、解烦等五营,共一万中军出征。

        八月正是秋收的时候,通常很少会出兵,但中军是脱产的精兵,随时可以出征,并不影响秋收,而豫州今年又没有春耕,秋收的任务极轻,沿途的徭役征发也没带来什么大的影响,反倒是中军奔赴战场让豫州军民士气大振,热火朝天的准备反攻,一心要进入兖州,报一箭之仇。

        朱桓溯江而上,转入濡须水,经巢湖,入施水,转肥水,再入淮水,一路舟行,于八月中到达谯县,弃舟登岸,陆行百余里,到达睢阳。

        陆议、满宠、阎行等人早就收到命令,纷纷赶来和朱桓见面,浚仪督吕范也亲自赶来。天子离开河内,河南的战事告一段落,陆议转任朱桓的副将,吕范也回到了浚仪。这次反攻兖州,他是西路军的大将,受朱桓节制,但独立指挥,不需要事事向朱桓汇报。

        该到的几乎都到了,除了任城督纪灵因路途遥远,又有防守任务,没有亲自赶来,只派来了副将臧霸。臧霸拒绝了太史慈去辽东的邀请,被孙策委任为鲁相,这次袁谭重新入主兖州,泰山世家也有响应,臧霸率兵征讨,立了功,孙策提升他为纪灵的副将,成为九督的备选。臧霸对此很满意,请战的积极性很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