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呢,面对那只几乎攻无不克的蒙古骑兵时,“大送”愣是顶了这么长时间。其实这个战绩在当时,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做到的,因为蒙古骑兵的确在当时几乎攻无不克。

        这么烂这么怂的军队和政权,能顶几十年是有原因的,因为大宋真它有这样的生产力底子。如果再有个王安石寇准做宰相,就算军事上没有岳飞,忽必烈祖宗十八代也要像纳粹被红色苏联拖死一样,彻底被大宋生产力耗尽每一滴蒙古人的鲜血。

        可惜真的是皇帝和政权太怂太烂了。所谓的弱宋其实是弱在前三排,弱在思想意识上。

        否则高方平固执的认为,大宋的城市化就是地球最早的资本萌芽大方向,在公元十一世纪这个时间点,大宋只要吏治不亡,她有能力早英国流氓几百年,进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这个过程甚至不需要高方平去提出想法和投资,它也会有的。当然有高方平推动,会进行几何式的加速。

        在郓城,高方平默认了以王勤飞曾世成等土著乡绅为主的民营投资模式,因为北方的民风相对彪悍,相对难以说服,一但王勤飞哪类乡绅反弹就会很严重,与此同时政治上给予适当引导,以他们的利益为先驱,就能在很快时间内遍地开花。

        这个模式老百姓肯定被剥削的相对惨,但是老百姓的绝对财富总量也会增加的很快。其实这就是近似于血汗模式。

        但北方作为将来作战前线,承担了最快用经济手段同化燕云之地汉人的职能,所以高方平认为郓城模式会稍微快捷一些。倘若不在女真阿骨打南下前,拿到燕云作为北方缓冲和屏障,将来汉娃的代价一定会非常惨痛。

        但是在江南这个大后方,国朝最重要的钱粮根据地,高方平打算采取另一套模式,要彻底在战略思想上,解决问题。以朝廷控制的国企为主导的大工业后方基地为建设目标,以便在这个后花园建设出初步拥有硬刚全球生产力的底气,要做到江南稳,则全球稳的目标,那么环境土壤、思想就是地基,马虎不得。

        高方平此番会以不同的模式,面临运动式的、血腥式的,展开和江南固有士族乡贤的对抗副本,这个目下看似已经不可避免。

        到底哪个模式更好,事实上高方平不知道,只有做出来了,三百年后的赵明诚们去慢慢的撕逼了,这根本就是个鸡和蛋的问题。不值得去为此纠结。矫情的人会在这个时候套用一句“因地制宜”,实际上因地制宜个蛋,那是废话,高方平又没有老爷爷在身,怎么知道因江南之地制哪个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