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扶明 >
        陈汤、班超、祖逖、岳飞这些人,大都是能文能武。

        对于国家而言,相比于武夫,自然是更希望拥有,这些有儒家思想束缚自身行为,有报国理想,却又并非纸上谈兵的战将。

        这样的战将,因为书读的多,受到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不会反叛朝廷,朝廷可以放心任用,而受到委任后,又有能力完成朝廷的任务,可以抵御外敌。

        对于朝廷而言,相比之下,自然是希望有更多的这种武将。

        赵铭建立帝国陆军大学,包括现在办军官训练营,就是要批量的培养这种武将。

        吴三桂、金声桓、李成栋与孙传庭、卢象升相比较,朝廷自然要选择,培养更多的孙传庭和卢象升出来。

        在明朝,因为没有军官培养的制度,孙传庭凤毛麟角,吴三桂之辈多如牛毛,而赵铭要实现军队国家化,便是要扭转这个现象,当孙传庭多起来,在军队中占据主流,整个大明的军事力量,才真正成为朝廷的军事力量。

        庐山脚下,一千多名百户、千户军官,接受赵铭的训话。

        赵铭东拉西扯,讲了一下自己,起兵抗清的辉煌事迹,教育军官们要忠于大明,负责政治工作的黄宗羲,又强调了一番,让军官们忠于摄政,引得上千将士,齐齐鼓掌。

        这时赵铭走下讲台,对黄宗羲笑道:“政治工作做的不错,必须要将士们明白,自己是为谁效命,为什么当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