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扶明 >
        军令一下,六千多白甲清兵,便如泄洪般四散,沿着田埂向上佯攻。

        受到地形的限制,清军士卒无法列阵推进,只能散兵冲锋,不过郑军多日的攻击,也让他们摸清了明军的路数。

        明军防御的手段,其实也很有限,就那么三板斧,远时拿火炮轰击,近了用火枪弓箭,再进便是投一波标枪,然后越出战壕,进行反冲锋。

        这其中火炮轰击,声势虽下人,不过却最没用,实心弹砸入水田中,有时都不会形成跳弹,只是溅起些泥水,而清军又是散兵冲锋,士卒被炮弹击中的概率并不高。

        真是对清军威胁最大的是火枪和弓箭射击,对清军造成的威胁。

        明军的燧发火枪,一两百步外能伤人,七十多步能够破甲,若是平地冲锋,七十多步的距离,清军最多吃个三四枪,就能冲到阵前搏杀,但是梯田地形严重限制了清军的速度。

        若是沿着田埂冲锋,绕来绕去,七十多步的直线距离,说不定要走一百四十多步,而要命的是,这一百多步其实都在明军火枪的破甲范围内,清军可能要吃七八轮火枪轰击,才能冲到阵线前,而这就恐怖了。

        若是不走田埂,直接下田冲锋,距离到是近,可士卒在满是淤泥的水田冲锋速度自然不快,同样要多吃火铳,并且脚踩淤泥冲锋,等冲到明军阵前,士卒多半气力衰竭,自然不是以逸待劳的明军对手。

        至于,最后明军投掷标枪,然后进行反冲锋,清军也可以投掷梭标还击,到也不是最关键的威胁。

        因此攻击过程中,最令清军头疼的还是进入明军火器射程后,面临的威胁。

        为此清军能做的准备并不多,仰攻吃力,不能穿太厚重的盔甲,便只能在盾牌上再蒙上一层牛皮,或者是棉甲,来提高防御力,剩下就只能靠八旗兵的血气之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