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统安城下,宋军在党项人整夜的骚扰叫喊下,不但没有休息好,士气也倍受打击。

        杨惟忠召集

        各军将帅仔细商议后,随即兵分两路,折可存率军南下,直杀盖朱城,以便尽快会合杨可世,打通粮道。

        这一军情立即被夏军探知,李定川闻讯,即刻命令曹吉安会同盖朱城的拜罗泉,在牛角山合围这支宋军。

        统安城的整体防御包括城池、虬龙岭和喀罗川,若想守住城池,必须在东面的喀罗川和西面的虬龙岭上埋伏兵马,以便配合城内守军。当初刘法在统安城下大败,夏军统安城的整体防御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也是一样,李定川以部分人马守城,以一部人马切断虬龙岭山道,另外一部分人马则潜伏在喀罗川河畔,以便随时攻击宋军的侧翼和后方。

        宋军不熟悉这一块的地形,杨惟忠到了统安城下也只能抢占高地和山口,确保营寨的安全,相反,夏军早已把统安城和盖朱城的防御连为一体,这两城之间百余里的山川都是攻防战场,这里的任何一处地形都有可能帮助夏军攻击敌人。牛角山位于虬龙岭东南麓,毗邻喀罗川,距离盖朱城三十五里,是个伏击的好地方。当年刘法就是突围到此,中伏阵亡。

        李定川和萧合达屯重兵于牛角山,以确保统安和盖朱两城的防御,这是一个万全之策。如果宋军从兰州发动正面攻击,那么牛角山驻军可以集结两城的防守主力予以反击;如果宋军从震武城发动攻击,那么正好陷入统安城和牛角山的包围之中;如果宋军同时从兰州和震武城发动攻击,那么牛角山驻军则同时兼顾两个战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夏军左厢西寿保泰军司的拜罗泉率军支援到朔方之后,他的军队就驻扎在牛角山,而曹吉安则把原来戍守牛角山的卓?和南军的主力移到了喀罗川东岸,以便随时支援各战场。

        折可存率军南下之前,杨惟忠在地图上给他标注了几个可能中伏的地方,其中最为醒目的就是牛角山。当年杨惟忠随刘法突围,从统安一直杀回兰州,对这一路的地形记忆深刻,尤其是刘法阵亡之地,更是刻骨铭心。

        “统安城也罢,盖朱城也罢,容纳不了几万军队,而夏军的防御一向注重内外结合、攻防互辅、以攻代守,所以夏军的主力都在虬龙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