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寻唐 >
        “说来听听!”李泽感兴趣地问道。

        “檀道济想要创立独属于高丽的文字!”顾寒道:“他们以前所有的官方文字都是使用我们的文字,可现在,他居然想要改弦易辙,独创属于高丽一族的文字,野心彰显无遗,对于这样的行动,我当然是迎头痛击之。最后檀道济不得不将这项计划彻底搁置。”

        “这件事情做得不错。”李泽道:“但凡生出这种心思,想要摆脱我们的想法,其实已在他的心中滋生了。礼部也在准备一项计划,接下来会有大批的人手进入高丽,这些人主要的就是去高丽开办私塾,教高丽人学习我们的文字,我们的礼仪,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历史。同时,各大书院也会拨出一定的名额来招收高丽的权贵子弟甚至于那些乡野之间的优秀俊才,务必要将他们培养成大唐的铁杆拥护者,过上一些年后,这些人便可以归国,慢慢地取代现在高丽国内的掌权者。我们不贪恋他们的国土,但他们必须成为我们最忠实的伙伴。一样的文字,一样的价值观。”

        “这是釜底抽薪之策,不过这里头,只怕总会有些异见者的。”顾寒提醒道。

        “当然。不过只要是大势所趋,些许的杂音,并不能改变大局。”李泽道:“重要的是,我们要让高丽的百姓感受到只有依靠我们大唐,他们才有好日子过,一旦离开了我们,他们立马就会重温旧日的噩梦。为此,他们的经济命脉,必须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顾寒道:“这件事情,我们一直在做。现在的高丽,资金极其匮乏,便是那些所谓的权贵,说句实话,过得也不如我们大唐境内的一些富家翁。商务司组织的大批商人往高丽注入了大笔资金,而这些资金的去向,都是高丽国内的支柱产业,盐,铁,大宗粮食,矿藏等。一些厂坊陆续开业,招收了大量的当地工人,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

        “我们的商人一旦走出了国门,绝大部分的脾气就变得有些不好了。为了追逐利润,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但高丽不同于海外的那些番夷,所以在这件事情之上你得盯紧了。”李泽叮嘱道:“如果有必要,逮几个出头冒尖的杀一儆百,务必要让高丽的普通百姓明白,我们大唐是文明之邦,是去帮助他们的,不是去吸他们的血的。”

        “是!”顾寒凛然道。“高丽人学我们文字,说我们唐语,自然是兄弟之邦,我们自然不能容忍有人对他们行过分之举。”

        “高丽人的军队如何?”

        “檀道济大规模地栽减了军队。如今整个高丽只剩下了五万正规军,其中在都城有一万,剩下的四万,分驻各地,最主要的就是剿匪。多年战争,高丽境内,匪徒也是多如牛毛。对地方经济的危害极大。军权,基本上都掌控在檀道济手中,即便在都城,忠于皇帝的部众,也不过只有数千人而已。”顾寒道:“不过我们在其都城驻扎了五千军队,港口还停有战舰,这便是定海神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