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笑了起来:“还是师父想的周全,不过,要是后秦兵马真的来援,难道刘裕会坐视不管吗?还有燕军若来,也得通过豫州北边,从中原东部的陈留,梁国等地进入南燕,若是刘毅中途截杀,那可怎么办?”

        黑袍冷笑道:“我要的就是刘毅出来。渊明,其实后秦和北魏的援兵,是不能真正指望的,我都在野战中打不过刘裕,你以为秦军就行?”

        陶渊明的脸色一变:“那师父你的真正想法是?”

        黑袍轻轻地叹了口气:“刘毅若是镇守建康,恐怕我的老伙伴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但若是秦军想要穿越豫州进入南燕,那刘毅必会担心秦军趁机攻取他的地盘,一定会带兵北上,坐镇豫州,严阵以待的。”

        陶渊明笑道:“所以,主公就可以在建康起事,一举控制朝政,断了北府军的回归之路?”

        黑袍摇了摇头:“不,现在还不是时候,斗蓬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把他多年在建康城中的力量发动的,那意味着跟刘裕的最后决战,在这之前,他会用别的力,那就是岭南的天师道,还有晋国的司马氏。”

        陶渊明的眉头舒展了开来,笑道:“果然,绕来绕去,还是要这两路人马,只是何无忌和刘道规两员大将镇守在五岭之北的湘州之地,天师道想要成事,恐怕也没这么容易吧。”

        黑袍的眼中冷芒一闪:“我相信斗蓬一定会有周密的布置和计划,如果刘裕长期被我拖住,而刘毅又挥师北上,那天师道的机会就来了,当年他们可以一夜之间连陷吴地八郡,今天也一定能兵出五岭,打刘道规和何无忌一个措手不及,一旦能击败晋国防备他们的正面兵马,那刘毅只能迎击或者退守建康了,这时候,晋国内部所有旧势力,无论是姓桓的还是姓司马的,甚至吴地的天师道旧部,都会群起响应,那时候,刘裕不撤兵也不行了。一时他匆忙退兵,我就会象当年慕容垂追杀桓温一样,教他片甲也不得还回晋国!”

        陶渊明笑了起来:“可这样不还得是求助于主公吗?你刚才可是说宁可死也不向他低头的。”

        黑袍摆了摆手:“那不一样,主动向他求救那是向他低头,但要是我这里拖住刘裕,给他夺权创造机会,就仍然是平等行为了,我如果能反击得手,大破刘裕,那这一战的所有损失,也会事后补回来,又重新会有跟他平起平坐的本钱。关键的区别就是,要不要主动向他求救,如果我不求救,能靠自己守住广固迎来转机,那他就不敢凌驾于我之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