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关于“以缂丝补缂丝”的相关技术,他在之前也是有过了解的。

        在将原作残缺部位的修补材料缂织好之后,下一步就是将修补材料织补上去,而这织补的程序就相当复杂了。

        与修补小破损并不一样,对于缂丝画作破损面积比较大的部位,首先就需要先进行加固。

        只见黄云轩转身从工具箱里取来一根细长的钢针,穿好丝线,然后用这根钢针代替小梭子,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挑经穿纬,对隆起的断裂的经纬线,先进行衔接,然后用钢针轻轻拨动,使其与周围的织面保持一致。

        对破洞周围完成了加固之后,黄云轩又利用织补的手法,将修补材料与破洞周围的经纬线勾连起来,使得经纬一致,保持补缺材料与原作织面相平。

        说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是难度极大。

        黄云轩哪怕已经是纺织品文物修复国家级专家,但毕竟年纪大了,而且文物修复工作需要精神高度集中,而缂丝修复的难度又极高,往往还没做多久,他就露出了疲态。

        到了这时候,黄云轩也只能站起来喝一口水,歇息一下。

        吃过午饭后,黄云轩休息了一会儿,精神总算又好了许多,就回到小修复室里继续开始修复那幅缂丝画作,一直忙碌到下午四点来钟,这幅明代的缂丝荷塘鸳鸯图上的破洞,总算是修复完成了。

        “唉,年纪大了,修复缂丝文物都有点吃不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