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我们那年代 >
        旷地的东面,有两棵千年古柏,古柏枝高叶茂。各种的鸟儿,成天在树枝上引吭高歌,把这里当作展现歌喉的舞台。

        每年夏季,这里的主人们,常把小饭桌、凉床摆在这两棵古树下,吃饭、乘凉。

        山腰与山下的村子咫尺相隔,鸡犬相闻,守望相助。

        黄昏,每当牧童们唱着牧歌归家的时候,堂叔袁祖烟,那悠扬的笛声,就在这里响起。笛声,飘荡在那片宁静的乡间,给山下劳累一天的人们带来了一片惬意。

        晚上,山上山下的男女老少,各自团聚在屋外的场地上乘凉。一把燃烧的艾叶,发出浓浓的清香,驱赶着场地的蚊子。大家说笑话、讲故事、猜谜语、对山歌。。。。。。谈笑风生,说古博今,别有风趣。

        这地方名叫白沙岭,是我的祖辈和父辈,曾经居住的地方。至今,这里仍住着堂伯袁明成的一家。

        距村子三里左右的南山脚下,昼夜不时地传来“咚”“咚”“咚”的声音。远远望去,那里林深树茂,云雾飘绕,显得有些神秘。

        我怀着好奇心,要爷爷带我去看个究竟。

        一天,我跟着爷爷,寻着“咚、咚”声,胆怯地走进那片神秘的竹林。

        这里几乎不见天日。粗大、笔挺、高耸的楠竹,密密麻麻,每前进一步,不得不侧挤着身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