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小兵犬将 >
        队伍跟着骑兵队跑步前进,很快就踏上一条崎岖的小路。

        郑光义走着走着发现不对了,这条路不是通往骆驼岭的呀!

        游击队从钱家营子撤离时,郑光义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方式在通往娘娘庙的小路上放置了路标,满以为鬼子很快就会跟踪而来。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有人跟来。于是,又在娘娘庙的香炉下面留下纸条,明确了转移地点。没承想杨明贵半路上改变了路线,让他顿时慌了神。

        郑光义仔细分辨了好久,终于弄明白了:这是一条通往卧龙山的路,不禁暗自叫起苦来。游击队只要进了山,就等于是蛟龙入海,再想拦截比登天还难。最要命的是自己已经把情报送出去了,如果粱占魁在骆驼岭扑了空,一定会以为送的是假情报,真要是犯起混来把自己这点事抖楼出来,就是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呀!

        郑光义不敢想下去了,急得猫抓似的难受。

        为了取得魏政委的信任,郑光义在转移过程中表现得特别积极。一会儿帮着炊事班搬运炊具,一会儿又帮着琪琪格照顾伤员,跑前跑后的忙得满头大汗。而设置路标和传递情报的那些勾当也正是借着这些前后奔跑的机会完成的。如今,情报已经发出,想追回来已经不可能了。咋办呢?无论如何也要想出个自救的办法才行。

        郑光义就这样搜肠刮肚地想着辙,可是,一直到了路的尽头,这个辙也没想出来。抬头一看,卧龙山就在眼前。

        卧龙山海拔并不高,也没有很高的山峰,但地域很宽阔,绵延数十里,远远地望去宛如一位沉睡不醒的醉翁趴卧在草坡上。山上粗大的树木不多,只有一些自然形成的灌木丛林,但也遮天蔽日恍惚进入古老而神秘的原始森林。

        山下有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越往里走越狭窄,到了半山腰便无路可寻。山中有一眼山泉,冬夏长清,不管用去多少,从不枯竭。就是下上几天的雨,也未见过外溢,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神龙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