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着小脸的红莲很识时务,她已经知道这个女人已经不是自己能够对付的了,所以她选择了退避三舍,并未再对白艳艳说什么。

        退避三舍的不仅仅只有红莲,还有另外一个人:魏国大将军魏庸。

        三年前在韩国上演了一幕西线无战事的闹剧,而在三年之后,这种奇怪的战事再次出现在了魏国。

        魏国版的西线无战事在魏庸这个导演以及嬴政的策划下,再次出现在这片大地上。

        随着赵军被围,楚军减缓了对南郡南阳的攻势之后,魏庸在魏国站的更稳了,尤其是信陵君与五万赵军精锐尽数没与大河南岸后,魏庸无论是在魏王那里还是在魏军之中,他都站稳了。

        之前魏国上下有不少人指责魏庸怯懦避战,对其品行更是作出了五花八门的指责,甚至有不少人都认为魏庸本就是秦国的卧底。

        但好在魏王顶着了这些‘非议’,魏庸的职位并未被撤换,在新郑周围突然出现了十万秦军精锐围杀信陵君所带领的五万赵军之后,整个魏国上下才如梦方醒,更是上下皆惊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他们想到了自己,若是当初魏军没有在魏庸的带领下,选择了一种静默的战争方式,而是如同赵军楚军一般主动发起进攻,那么面对十万秦军精锐的就不是那已经全军覆没的赵军了,而是魏军。

        那样的情况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上至魏王,下至士人,整个魏国上下简指不敢想象,魏国早已不似当初,如今的魏国已经再也承受不住一战而损耗十万大军的代价了。

        在此种情况下,魏庸的远见得到了整个魏国上下的承认,也许,更准确的来说,是得到了整个魏国上下当权者的认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