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游弃脸上微妙的神情,跟着元宝出来的青年男子轻咳一声,连忙试图为自己的师父正名:“师父先前为小师弟取名元洌,但小师弟不愿意,就喜欢‘宝儿’这个名字,师父被他缠歪得无法,便干脆允了,于是……小师弟就成了‘元宝’。”

        青年的表情格外无奈,但看向元宝的眼神却格外宠爱,半是担忧半是调笑的感慨一句:“但愿小师弟长大后,还能如此喜爱这个自己极力争取来的道名。”

        元宝眨巴眨巴眼睛,不明所以的扭头看向自家师兄。青年莞尔,伸手将他从游弃怀里拉出来,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这才朝游弃拱了拱手:“游弃师弟,我名元珩,是栾涛道君的大弟子,道君繁忙,小师弟又太过年幼,便暂且由我来代为教养。小师弟一直很想念你,天天对我念叨着‘阿弃哥’,要去外门见你。但碍于门规,我不敢让他去外门,刚刚听说你进入内门,便立刻带他前来拜访,却不曾想你竟然去了法光寺,恰好错过。”

        元珩脸上挂着令人如沐春风的笑容,风度翩翩、文质彬彬,三言两语间便将一切解释清楚,不仅突出了元宝对游弃的深刻感情,还解释了元宝数月不曾去找游弃的缘由。

        刚刚入门的内门弟子不可擅自去外门,这的确是内门的规定,毕竟内门弟子与外门弟子间的身份犹若天堑,大多外门弟子对内门弟子的观感更是复杂,阴阳怪气、妒忌排斥者有之,奴颜婢膝、极尽讨好者亦有,很难平等的和谐相处。

        而比起一心修炼、心思大多纯澈简单的内门弟子,外门弟子在外门摸爬滚打、竭力为自己争取更多修炼资源,早就混成了圆滑世故的老油条,哪怕前者的修为高于后者,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也很难不在后者手中吃亏。

        据说曾有位年纪尚轻的内门弟子前往外门玩耍,却被几名外门弟子联合在一起,明嘲暗讽一番,说他能够进入内门,无非是靠着天生的好灵根,本质却懦弱愚笨,不堪大用。那内门弟子年轻气盛,被三言两语的激了将,擅自跑出去冒险以证明自己,没想到结果却当

        真将自己折了进去。

        由于参与此事的几名外门弟子只是说了几句闲话,并未当真对夭折的内门弟子不利,故而执法堂也无法严肃处置,只能以“不友爱同门”为由斥责一番、罚了些灵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