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书可以不焚,但思想必须得改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朝廷的大臣们都已经开始喜欢讲话前三思,莫触女皇的敏感点。比如三从四德是糟粕,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话着实讲不得。

        不管大臣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愿不愿意,起码表面功夫要做,嘴上说的话得好听,最重要的是得让吕俞满意。

        有时候说的多了,对心里面自然会产生一种暗示作用。

        上行下效,中央官员影响地方官员,官员影响读书人,影响农工商。这就是女皇的作用。一代又一代,塑造一个新习惯。

        可惜晋帝姬吕樟坠马而亡,打乱了吕俞原本的三代计划,而太宗本来都打算为了阿娘(太祖吕俞)的计划从宗室过继,但是晋帝姬吕樟那一辈除了晋帝姬就再也没有旁的女性皇族成员了,就连女婴都没有,这真是时也命也。

        虽然吕俞的目标没有达成,但是她留下的影响还是深远的。

        比如此时觉得谢韫这话格外刺耳难听的不止吕琤一人。

        惠帝姬吕埙(吕琤的姑姑)这位轻易不发言的实权帝姬开口了:“谢相刚刚那话说的不仅圣上不满意,就连我也不爱听。谢相你确实是失言了。阿均虽下嫁于平阳侯,但是她仍然姓吕,身上流得是我吕氏皇族的血。阿均若是过的不顺心,不如意,那她随时可和离回帝姬府。平阳侯你说是不是?”

        平阳侯被泰水(岳母)大人这么一点,也是一惊。他这位泰水大人可是位万万不惹得角色。话本都是骗人的,说好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