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玥,快点。就快到了。”

        清早起来薛瑜做完训练,就拉着也刚刚结束晨训的薛玥一起出了门。原本小姑娘还有课,但听说薛瑜要去鸣水,立马找师父告了假,骑着她的小马跟上了队伍。

        一行人里她跑得最慢,倒不是因为稻草速度跟不上,而是薛玥自从学会骑马,就只小跑过几次,真放开速度后她自己先紧张得直攥缰绳。被人提醒后骑术也能控制住马,但就是过一会又开始紧张下意识压慢马速。

        “来了。”薛玥夹紧马腹往前跑去,追上了跑在最前面的薛瑜。

        队伍里除了薛瑜兄妹和侍卫统领魏卫河,每个人马上都驮了两个人,连会骑马但是骑术平平的姜匠都带了个学徒在马上,一路挨挤的苦头是吃了,但到达的时间也早,双腿落到地上,总算能歇一口气。

        被顺路带来的学徒们个个颠得够呛,侍卫们倒是立刻牵着马护在了薛瑜身边,他们都没来过这里,没见过山脚下之前的样子,并不知道前面怔住的几人心中卷起了多么猛烈的惊涛骇浪。

        离他们最近的部分是山脚下翻开的田地,中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嫩青色苗圃,再往远处,却是靠着山脚引出的一整片灰色青色交织的平房。平房被篱笆环绕,仿佛新生的一个村落,乍看过去,上百号人在里面进出来往,秩序井然,也不失相互之间的亲近。

        看着流民们一个个步入山下竹棚的记忆还很清晰,这会原本的竹棚已经拆了,并入了规划中的厂房住所。远远望去,偶尔走到篱笆边缘的人除了瘦弱些,看上去与背着竹筐从别处回来的原本的村民面貌相差已经不大。

        薛瑜在信里看到了江乐山描绘的新工坊的变化,但纸面文字到底没有视觉冲击来得大。

        这段时间虽然发生了不少事,但就算江乐山信里写了厂房搭建进度,水泥配比和使用方法送过来也没几天,印象里昨天鸣水还是之前的棚户模样,今天就成了一整片成规模的工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