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她提起商队的事,薛猛从思考里醒过神,摆摆手,“凡是汉人,遇上了都会帮一把。还是殿下的主意好,殿下在东荆,东荆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抓住的探子比派出去的多多了。就跟虫……不是,就跟蛾子看见火苗似的,疯了一样往东荆跑。”

        薛瑜猜到他想说什么,但已经咽了下去换了个说法,言语问题,不必深究。她笑笑,“不好吗?人不够多,还能再多点。”

        薛猛大笑,“再来一些,最早抓到的那批,就能送去荆州运矿了!”

        薛瑜想起之前他汇总过来的抓捕总结,自从她到荆州,来探听消息的人就没少过,除了国内的各处,更多的是国外派来的人。为了避免出事,城外的检疫区都拉长了一段时间,要观察过才能入城。

        工地招收经过疾病检查的流民,不考虑户籍,不考虑男女,只要肯来,肯用心,都能进入东荆投入四处做工,待遇标准是薛瑜和江乐山调整过的,做工时足够幸福,结束一段做工时光后还能考虑定居和入籍,来得人很多。

        有冲着做工和收留来的,也有冲着情报和新玩意来的。只不过,筛掉一拨身份太有问题的人后,大部分还是放了进来。虽然放进来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东荆到处都缺人手、缺卖力气的人。

        薛猛略正了正神色,“工坊和县学里也混进来了几个,殿下还是让人多盯着些,阴沟里翻船就糟了。”

        “这一套既然有用,卷进来了就不是他们能脱身的了。”

        薛瑜仔细将刚刚拆开的竹筒封好,“我让人盯着了,让他们多感受一下春风般的温暖,和自食其力的快乐,看看造成损失是多么痛苦的惩罚,最开始想不通,慢慢也就想通了。我倒是希望他们多派点人来,多干点活。敢进来,我就敢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