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调整训练的方向,要采用全新的训练方法”,7点整,站在体育场的草地上,唐伟对刚刚热过身的陈康杰说道。

        在唐伟的身边,还站着他找來的两位助理教练,那是他从西南体育学院找來的同学。

        “现在您是教练,我绝对服从教练的安排”,陈康杰态度端正的说道,这就是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三级跳远基本上是以高挑型和平跳型为主,我们前段时间的训练也基本上是那样的,1936年日本运动员跳过16米,1955年,巴西运动员跳过16.56米,包括60年代初波兰运动员跳过17米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类型,但是这么多年來,三级跳远一直很难突破18米的关口,这就说明过去的技术已经遇到了瓶颈,但是在这几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人,英国人爱德华兹,我反复看了他去年下旬的一场比赛录像,他的起跳高度并不高,但是成绩却很好,我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分析,重点在速度上”,为了让陈康杰明白为何要选择新的训练方式,同时也是汇报他们这段时间的工作成绩,唐伟多做了一些解释。

        “意思就是我们将重点放在速度上。”,陈康杰问道。

        “是的,经过研究和模拟实验,我们觉得三级跳远要有突破的话,必须将技术方法从高跳型和平跳型向技术型转变,前段时间,你的最好成绩也才17.5米,这个成绩在全世界來说,只能算是好,但还不足以能够拿到金牌,所以要稳超胜券,就要想办法突破18米,尽最大可能提高成绩”,身穿一身运动衣的唐伟继续解释道。

        “我本來就练短跑,都是要追求速度,正好可以一起练”,陈康杰将三级跳远的速度与短跑要求的速度等为一谈了。

        “那是不一样的,因为跳远的速度是为了起跳,为了将身体腾空,与短跑的只为了冲过终点是大不一样的,我们这里要求的是综合性的速度”,唐伟扭转陈康杰的理解误区。

        “唐老师,那我们今天训练什么。”,自己既然是外行,那陈康杰也啥都不说了,自己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这些就不用自己考虑了。

        “那好,我们接下來的训练表你看一下”,唐伟递给陈康杰一张打印好的表格。

        陈康杰双手接过,小声的读了出來:“快速抓举、后抛铅球、前抛铅球、杠铃快挺、壶铃蹲跳、杠铃蹲跳、杠铃弓步跳、负重沙背心单脚跳栏架、负重沙背心双脚跳栏架、负重沙背心跳跳箱、负重沙背心跳深、负重沙背心跨步跳、负重沙背心单足跳、负重沙背心双脚跳台阶、负重沙背心单脚跳台、负重沙背心在沙坑中做各种跳跃练习,那么多。”,见到如此繁重的训练任务,陈康杰都被吓一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