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杰虽然从来没有跑过马拉松比赛,在这种长跑运动上,他也可以说没有多少实际比赛经验。

        然而,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作为一名优秀田径运动员,陈康杰并不是什么菜鸟,他对于如何把握节奏还是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的。何况,在前两天,陈康杰的教练团队就不断的在与他沟通和做一些专业上的指导。

        因此陈康杰在冲出起跑点之后,并没有像他说从事的短跑项目那样埋着头就往前冲,而是在占据了一个他自认为还可以的位置之后,就将自己的步幅和步频调整到了他自己所能掌控和接受的范围之内。

        陈康杰的站位并不突出,他并不打算领跑,而是在第一个小集团中处在第六七名的位置。

        陈康杰明白,领跑,是很伤体力的,看起来似乎是第一个,可是,这也让自己成为一个靶子,别人只需要跟着自己即可。通过一段距离之后,领跑的人的实力容易被跟随者窥探出来,而前面的人却不太能够查探出跟随者的威胁真正来自哪里。

        一个领跑的人,后面跟着一群跟随者,那些跟随者实际上就是一群压力,使得领跑的人的位置随时都有被替代的可能。那么对领跑者来说,要么就是加快速度,将跟随者给甩开,要么就是让出位置。无论是哪一种,都相当于要打乱自己的节奏,这在跑步运动中,是比较忌讳的。

        而且,像马拉松这种超长距离的田径比赛,真正的较量根本不在前半段,甚至说,在三十二公里之前都不算什么。在长跑圈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真正的马拉松比赛是从32公里开始。

        对于大多数报名参加全程比赛的选手来说,跑三十二公里,几乎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到三十二公里之后,就是一个极限的突破点,相当多的人,在这个点上就会感到各种不适和吃力。只有那些实力强劲的高水平运动员才会在32公里之后依然保持相当的体力,也只有这些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能够经历短暂的困难之后迅速调整过来,具备继续前进和冲刺的能力。

        所以陈康杰虽然名气在这些选手中最大,也最受路边的市民欢迎。但是他并没有让自己强出头去获得那个领跑的位置,甚至于前几名他都直接放弃,安安心心,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学习的跟随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