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宋北云 >
        别看这一个小小的三个月俸禄,但主官罚了,下头的人罚不罚?理应是不罚的,但从上至下各级官员都自请罚了三月俸禄,并上书自责曰城有因饥窃粮者当为己责。

        后来就这个到底是谁的责任,引发了一轮舆论的大规模探讨。这件事到现在都没有讨论出个结果,但处置方法却已经定了下来。

        不光长安,整个雍州境内的县城都以此为例,入了县志。

        “这点宋大人放心,早已成了常例。”夏竦笑道:“不过也只有那一起了,之后我特意带人走访了周遭贫困乡镇,那些家中出了变故或是老小无依的,都给了些钱粮。”

        “钱粮无用,这档子事救急不救贫。”小宋带着夏竦走到食堂里坐了下来,立刻有学子为他与夏竦端上了热腾腾的豆浆,念及宋北云是南方人还特意加了三大勺糖,他点头致谢后继续说道:“想法子扩大商户规模,安排定点的扶持作坊和店铺给这些人一份收入。至于那些懒汉死狗,也不能让他们懒下去了,用鞭子抽都给我抽去做工。”

        夏竦在旁仔细的记录,他现在脑袋也很大,今年大宋皇帝颁布的国策就是这些,而且地方上下达的死命令是不允许饿死人。

        这敢情要命……这几千年了,不饿死人的年份十根手指数得过来。

        要说弄虚作假吧,狗日的御史台就跟发疯一样疯狂扩张到了近三千人,这些人也不在京城,就整日乔装打扮全国各地到处跑,让他们逮到一个弄虚作假的,那事情可就麻烦了,身上的官服保不住是肯定的,保不齐还要有牢狱之灾。

        而且更可怕的是御史台现在的那三千人,都是各级衙门不要的刺头,在别处混不下去的愣头青都被选去了御史台,那帮人夏竦也是接触过,年前他们也是要过来审长安的。

        宴请聚会,一概不去、送礼就扣操行分,甚至于就连平日的饭菜伙食都是自理,绝对不沾染地方上一分一毛的便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