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宋北云 >
        红薯已经开始种植,但考虑到天气变化、地质灾害等问题,未来十年仍然可能会遭遇比较大的粮食危机。

        但现在么,接着奏乐接着舞,城市百姓的生活已经趋于稳定,剩下的便是等待城市扩张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机遇,第一批工科选拔上来的官员已经登录了历史舞台,而这些人所带来的改变,已经把“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儿郎”变为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京城这十年最直观的变化,除了人多了,地方大了,房子漂亮了,还有一点就是生活压力大了,竞争多了。但这也没办法,因为太多人想要更体面的生活而涌入了这里。

        商人感觉不好干了,官员更不好干,因为识字的人似乎一夜之间就多了起来,以往那些上级官府衙门都不知道朝那边开的泥腿子,现在居然真的可以拿着报纸上头的政策指着周围的官员鼻子骂道他们不作为了。

        诗词歌赋不再是上流社会的标杆,辉煌一时的诗人词人居然也悄然落幕了,现在人们崇拜的是那些能够穿着一身板正玉生装拎着个小羊皮包出入科学院的人。

        世界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改变的,所有人都身在其中,没有太明显太直观的感觉,但稍微对比一下便已经是高下立判。

        城中的步行街就是步行街,达官贵人也好、将军丞相也罢,反正不让骑马就不让骑马,也不是没有那喝了酒乱来的,但第二日一早便见了报纸,若是再撞个人,这头版头条便是没的跑了,等到朝会时皇帝大抵会捏着报纸劈头盖脸的骂一顿,然后拉出去让京兆府给办了以平民愤。

        草菅人命肯定还是有,但至少没法子在那般明目张胆了,至少在京城,这天子脚下却是没人再敢像以前那般放肆无度了。

        市场之中曾经那些欺行霸市的混混,如今戴上了一截红布做的袖标开始维持起了秩序,每个月交上百文钱的管理费,做生意的人倒也乐得清闲。

        以往只有上等人才能去的书院,如今所剩无几,倒是那按照片区收人的学堂却是遍地开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