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那咱们走吧。”

        汪春江用自行车驮着汪静,万帆骑着自己的自行车,三个人直奔工人文化宫。

        工人文化宫在城南,和电机厂一个在城南一个在城北,马上就到官家山公社的地界了。

        过了代表红崖小城中心的新开路,再往城南骑行有七八百米的距离,道边一座圆形的四层楼就是红崖市工人文化宫了。

        七八十年代,每个城市都有工人文化宫和少年宫什么的,可以说是当时一个城市的标志。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九十年代末期,这些文化宫少年宫什么的就慢慢地退出了人们的记忆,变成可有可无的存在或者干脆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工人文化宫的职责就是给工人们增加学习知识和交际的机会,因此除了电影舞会之外还有各种技能的学习班。

        在八十年代这些学习班都是免费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学习班也开始收费了,虽然收的钱不算多。

        文化宫的大门口就立着各种学习班的广告牌,什么书法班国画班家电班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