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诛魇 >
        自唐朝武则天称帝,开设武科举考试,直至清光绪年间终止武科举考试,历经唐、宋、金、明、清五朝一千多年,考试内容虽各朝多有变化,但有关武艺的考量,大抵不离“弓刀石马步箭”,即步射、马射、开弓、舞刀、掇石。

        开弓,就是拉开力大的硬弓,力分三等,由考生自选,三次拉满为合格。舞刀,刀分三等,刀形如青龙偃月刀。考生任选一种刀,必须能在前胸后背舞刀花数次。掇石,石分三等,考生任选一等石,考生将石墩提到胸口,然后再将石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就像左右翻看印章似的,完成一次方算合格。

        这五项内容综合考察考生的射箭本领和膂力,包括了武技和身体素质的考核。而明朝的武科考重在弓马,兼取策论。开科时,初较骑射,二较步射,三试策论:考策两道,论一道。

        这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希望培养文武兼备人才的主导思想有关,及至崇祯四年,方在马上箭、步下箭的基础上增加刀石考试,这是明代“弓刀石马步箭”的正式启始,但改革,已拨转不动式微的命运。

        继疾跑锻炼体能后,学子们各自分组进行兵器、力量、反应力的训练,但在韩敬轩凭着多年征战沙场经验的加持下,基础训练却如泰山压顶般让人透不过气,最恐怖的,莫过于每次训练已经达到极限想要休憩的时候——

        牟经武生在锦衣卫之家,身体素质自也高出常人,此刻已将那一百二十力的硬弓双手各拉满了三次,谁知刚欲放下,韩敬轩一脚踹来,“拉满十次!”原本仁厚宽慈的面目瞬间透出摄人的杀气,这是从腥风血雨中摸爬滚打沉淀而出的气息。

        牟经武吓得一缩脖子,纵使其父任过锦衣卫指挥佥事、管事,也决然比不上韩敬轩之一二,“十……十次?”牟经武难以置信的睁大了双眼,开口就给她平时的极限翻了一番。

        “有意见?那二……”——“别,没有!十次很好,很好的!”牟经武忙打断,这“二”字一出,下一个岂不是“四”字?言罢,牟经武强忍着臂膀的酸痛,一拉一颤抖的挽起那硬弓来,直挽得满脸通红,额头青筋暴起,却也只拉满八次,再也承受不住,气一泄,擎弓的前手一松,整张弓飞了出去。

        “韩教官怎么对这新生如此严厉?”老生们窃窃私语。孰知这牟经武却也来历非凡,其父便是在前朝锦衣卫中颇受褒扬的牟斌,为人以公正、仁厚闻名,甚至因为牟斌,促使先帝孝宗打消了取缔锦衣卫的计划。

        弘治六年,李梦阳初授户部主事,写就了《应诏指陈疏》,直指寿宁侯“招纳无赖,网利贼人、夺人田土,拆人房屋,虏人子女,要截商货,占种盐课,横行江河,张打黄旗,势如翼虎”等罪行,因此引来杀身之祸。

        治狱期间,牟斌不畏惧张氏家族的权势,公正治狱,对李梦阳多有照料,一改朝政内外对锦衣卫恐怖血腥的印象,取而代之的,却是“公正”、“仁厚”的光辉。因而韩敬轩也颇为看重牟经武,时常送上额外关照。那硬弓飞出,又被牟经武手中的弦扯回,打在脸上,一时笑声响成一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