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是他想要的拍摄环境就很难找,想要重现四、五十年代的华国风貌,除非弄大量的布景。在青岛取景是不可能的,到衡店去拍都比那里强。

        这片子拍不出旧时代的味道,观众会觉得假。拍出那种味道来投资肯定很高,内容是文艺片绝对赔钱。

        梁坤的提议很实际,先拍个简单点的故事练练手,然后再拍高难度的电影,一步步来。

        张国嵘的想法则是拍王佳卫那种风格的电影,讲故事,飙演技。“墨镜王”的电影里,角色总是神神叨叨的。他的电影经常让人看不懂,全靠台词装逼,只有文青喜欢。

        张国嵘和“墨镜王”多次合作,他就是一个文青。他的商业电影让人记住的不多,大概只有《倩女幽魂》,《英雄本色》。他的代表作几乎全是文艺片,这不是一件好事。

        梁坤感觉得想办法扭转他的思想,让他拍点商业电影或喜剧,文青的人更容易抑郁。

        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张国嵘正式认了梁坤这个朋友。不知不觉他们就聊到了六点半,张国嵘接到了经理人陈舒芬的电话,问他在哪里。

        张国嵘邀请梁坤一起在酒店吃了晚饭,他特别喜欢这里的“鸡批”。

        这是以鸡肉为馅料的馅饼,源自英国,也是香江一种普遍的西饼。梁坤吃过,对美食家来说这没什么特别的。

        吃完饭后,张国嵘又介绍了梁坤和唐贺德认识,一起去打了会儿羽毛球。运动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锻炼身体,对他有好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