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道,“燕王一定要将益州掌控在手中才肯罢休吗?”

        诸葛亮此时重新恢复平静,没有刚才在刘哲面前吃瘪的郁闷和苦笑了。

        “益州的百姓已经很苦了,经过楚王与刘季玉的战争,已经让百姓们吃够了苦头,”

        刘哲道,“本王不想再让益州百姓生灵涂炭,所以本王只是要求楚王退出益州。”

        “燕王。”诸葛亮摇摇头道,“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楚王本来是受了刘季玉的邀请入蜀,但没想到刘季玉是包藏祸心,想要吞并荆州,从而埋伏偷袭楚王。楚王是被迫

        无奈还击。没想到刘季玉在益州早已经民心尽失,将士们纷纷投降,百姓们箪食壶浆来迎接楚王。”

        “可以说,楚王是顺应民心而入主益州的。”

        “燕王,你对天下称要迎回刘季玉继续当州牧,你这是无视益州百姓们的呼声。”

        “本王只知道益州有很多人不待见刘季玉,他们不希望刘季玉继续在益州当州牧。”

        刘哲顿了一下,继续道,“对本王来说,失去民心的州牧才是一个好州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