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蚁的世界 >
        ,然后砍树、原木干燥和截枝。

        第三步人工接种,一般在气温为5~20c均可接种,以月平均气温10c左右的最适宜。在处理完毕的菇树段木上打孔并接入菌种。接种后,立即封口,防止雨水和杂菌虫害侵入,减少水分蒸发,保护菌丝生长。

        第四步是上堆发菌,将接种后的段木及时放到菇场上堆放,然后加强管理,做好保湿保温、检查菌种成活率、翻堆、遮阴、防治病虫害和杂菌的工作。

        第五步是起架。段木接种后,在温暖地区,一般冬末春约8-9个月,菌丝基本发育成熟;但在寒冷地区或者菇木过大,菌丝要经过两个夏天,才能发育到出菇的程度。这时应将菇木移到适于子实体形成的场所,把菇木起架,让其出菇。

        起架要先打好木桩,离地65c右放上横木,两侧呈人字形,交错排列。菇木散放后,应注意补水。

        最后就是采收,段木栽培香菇可以一次性接种,多年出菇。

        也可以不使用段木,进行代料栽培,就是利用各种农林业副产物为主要原料,如木屑等,添加适量的辅助材料,制成培养基,来生产各种食用菌。

        无论是培养哪种菌类,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温湿度和制作培养基,而在相对温湿度恒定的地下,正适合栽培菌类。主角需要的,就是寻找一种替代蚁粪的培养基,就可以完美种植原本就适应蚁巢环境的荧光菌。

        经过一番实验后,他发现种植在脂肪块上的荧光菌长势最好,亮度最高。

        想来也是,在各类食物中,论能量密度,脂肪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也难怪一直生活在相对贫瘠的粪便上的荧光菌会喜欢这种培养基。

        要是放到其他蚁巢,没有哪个地方能如此土豪,用宝贵的脂肪来培养低贱的、提供粪便就能存活的荧光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