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扶苏点了点头,一脸好奇地看着面前的“包黑炭”。

        果然,和传闻中的一模一样,面黑如碳,头顶月牙,脸上不苟言笑,就好像有人欠他钱似的,铁面无私,不徇私情。

        这是一个九州历史上十分传奇的官员,是一种榜样。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是北宋名臣,而且据说,和北宋的皇帝相交莫逆,这也是为什么保证铡了那么多皇亲国戚仍然好好地活着的原因之一,当然其中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说八贤王的支持,民心的支持等等。

        历史记载,天圣五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

        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祐六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