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发生了什么,杨浩知道的清楚,和赵桓刚刚修复了一点的关系再次破裂,杨浩就知道这位太子爷没憋好屁,真的要说,朝廷派不出人了吗?且不说那些个宿将,现在来说,呼延灼都可以挂帅出征了,用得着我杨浩?

        这一下不只是让大婚推迟了,也打乱了杨浩的原定计划,宋江主持的梳理计划还在继续,自己不能坐镇汴京城,谁特么知道会不会出幺蛾子。

        召西门庆入京,这人还没到呢,自己先出京了,原本还打算和崔博一起研究一下未来对倭国的开发计划,都得搁置下来,真的是很烦。

        之所以考虑崔博,并不是因为崔博背后五姓七望的庞大,杨浩会怕五姓七望吗?怕到是不怕,但现在来说,五姓七望要是联合起来,依旧是个庞然大物。

        考虑崔博是因为五姓七望的海运能力,天朝自大唐以来,不少的大家族都看到了海运的庞大利润,只不过天朝对外的进取心并不是很强烈,当然,兴许是利益不足够诱惑帝王和朝堂这些尸位素餐的大臣们。

        况且,倭国所能产生的利益,杨浩并不想让其落入到朝堂之手,有五姓七望的人出头,总是好办一些,更何况,想要快速的达成这一想法,需要的是船,大型的可以过海的船,这个东西他自己可没有,也不可能短时间就造出来,五姓七望有现成的,自己手里有兵,为何不用?

        吃独食不是什么好做派,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杨浩深明其中的道理,在羽翼不够丰满之前,在拳头还不够硬之前,尽量的让更多的可控制的人上船是好事,只要拳头够硬了,听话的还好,不听话的全扔海里喂鱼便是了。

        只是,这原定好的计划也只能是推迟了,叮嘱宋江和安道全将梳理汴京城的事情盯住了,同时也让白胜将藤原家的兄妹俩看的死死的,现在也只能这样。

        行军的路上,不断的有皇城司快马来报苏州府的状况。

        刘延庆还算是不错,虽然受阻,但不至于兵力打没了,依旧有三万大军,盘踞在常州一带,至此,两浙路上,只有常州,润州,江宁府还在朝廷的手中,广德军在湖州西路硬是坚持着,也亏着方腊是将主力都放在了苏州府,要不然广德军估摸着也沦陷了。

        皇城司给出的最新的情报,刘延庆所部在慧山和方腊的大军对峙,慧山,也就是后世的无锡一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