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流浪之城 >
        史湘云摇头说:“不排除对方有隐形的飞翼或战机会提前到来,但肯定不会多。”

        骆有成相信史湘云的判断,他走南闯北这么久,还真没看到多少隐形飞行器。能躲避雷达侦测的隐形飞机不稀罕,七个世纪前,这种“隐形”飞机就问世了。但真正的视觉隐形,其他势力的飞行器很少有做到的。即便有,在高速状态下也很容易暴露。殷老板倒是有,他的战机和运输机都有视觉隐形的能力。

        他对此不太理解,因为“舅爷爷”留下的飞行器,几乎都能视觉隐形。

        史湘云说,这个问题也困扰了他很久。在旧纪元的时候,他只听说米方的视觉隐形技术进入应用阶段,但从未听说民间有谁掌握了这项技术。直到他翻阅了苏远庆遗留下来的成套技术资料,他才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书院飞行器的隐形功能,都是苏远庆这位科技界大佬自己加装的。在他留下的科技遗产中,就有视觉隐形技术的相关文献。同他的四维模块语言一样,他对这项技术秘而不宣。

        世界上的视觉隐形技术,在原理上大同小异,都是通过高速捕获并模拟周围场景来达到欺骗眼睛的或光学成像设备的目的。

        普通的全息模拟设备因为智芯的处理能力有限,所以在高速状态下很容易现形。像书院单兵普遍采用的全息模拟发生器就是个鸡肋,隐形的前提是时速不能超过二十公里。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就能让这个设备失效。

        史湘云也研究过殷老板“赠送”的两架隐形运输机,它们代表了旧纪元米军的最高军事科技。米军仰仗的是运行效率最高的scudt13军用智芯和雅典娜十一代高速镜头,在15马赫以内,隐形性能良好。

        苏远庆则使用超晶皮米材料镀膜,场景抓取更加高效。即便时速达到三千公里,也有极好的视觉隐形效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