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案子属于可以灵活判处的,一般要是换了其他没有背景的人,因为警力有限,警察也不会为这种小事费神,不会为你鉴定指纹,不会为你比对dna,连视频都不会仔细去看,因为案子知道的人多,就会直接抓程晓羽拘留几天完事,但更多的也做不到。这也不能怪警察不负责,因为基层民警的警力实在有限,大部分盗窃案件受理有着先天的问题,证据极难固定。无法确定证据就难以破案,真正能破获的却是极少数。(本案只能做为盗窃处理)而像偷盗内衣这样案件,根本不值得警察去做鉴定,如果连偷窃都要做鉴定,那基本上警察啥事都不用做了,虽然很不幸,但这就是事实。

        但有背景的话,就是证据不足,做下笔录,案都不会立,本来程晓羽这种案子,如果不是因为有最后那张纸条,构成了入室盗窃,其实连立案的条件都够不上。

        又过了一会,络腮胡警察黄哥进来问道:“程同学,莫非你还是什么明星不成?为什么外面来了好多娱乐记者。”

        程晓羽感觉自己真是流年不利,哔了狗了,说起来自己真还算个公众人物了,只能无奈的说道:“算是吧!我是玩乐队的。”

        黄哥又问冯青璇“笔录做完了没?做完了就让人家走吧!”

        冯青璇无奈的点头,起码从笔录上看,程晓羽毫无破绽,一般像这种小案子,被抓到了物证,几乎嫌疑犯只要来到讯问室,随便问两句,就会老老实实的交待,可这个人居然教起了警察怎么办案。

        冯青璇越看程晓羽越觉得他像那种电视里的变态罪犯,逻辑严密,喜欢和警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因为刚才询问程晓羽那个时间点在做什么时候的,程晓羽几乎不假思索的就能说出,他当时在哪里,在做什么,有些什么证人。

        但实际上,这种人是犯人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为普通人不会记得这么清楚自己在那个时间点,在做什么,甚至有些时候回答警察的时候,还会回答错。只有真正的罪犯,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会回答的特别清楚。

        程晓羽不知道自己记忆力好,也躺了枪,此刻他只是想到外面的记者很是头疼。其实本来他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解释清楚了就好,但看见外面那些不怀好意的记者,就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是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在加上网络的传播,他已经知道自己将要面对如何的舆论压力。

        黄哥拍了拍程晓羽的肩膀,笑了笑道:“你妈妈也在外面,仔细想看看最近得罪了什么人,学校的视频录像,我们也全调回来了,你走之前,留两滴血样,嫌疑犯在内衣上留下了精斑,我们可以做dna比对。”

        冯青璇还在一边整理笔录,一笔小声的嘟嘟囔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