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官员扑通跪倒在地,先是向红莺请了个罪,然后就冲着秦宇声泪俱下的道。

        “起来吧!虽然将黄河重新引入北方是正确的,但却不是现在,起码也要做好准备,而非这般粗暴式的硬来,何况光将黄河引入北方入海,恐怕还是无法彻底解决黄河之害。”

        秦宇摆摆手,作为前世穿越过来的人,他自然知道黄河夺淮的危害之大,不但破坏了江淮水系平衡,还会时不时的泛滥成灾。

        但凡事有弊必有利,黄河夺淮也不单单只是害处,还是有一点好处的,那就是黄河之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长年累月的冲击下江淮的湖泊必定缩小,可耕种的面积增多,所以原先他是不打算强行更改的。

        毕竟相比起后世的江淮,如今的江淮那可谓是真的河流纵横交错,湖泊一个接着一个,能耕种的地方是非常少的,动不动就是千里泽国。

        可现在看来黄河夺淮,弊要远远大于利,至于为何从辽宋时期,直到民国时才改道,在秦宇看来,那完全就是历朝历代的不作为。

        如今秦宇也算是看明白了,要是不将黄河治理好,什么木质轨道,高速公路,人工运河都不用搞了。

        因为辛辛苦苦几年十几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修成的东西,人家瞬间就能让你回归自然。

        而河南地处中原复地,无论南下北上,东来西往,都是绕不过的。

        同样作为人口最多,城市最密集,土地开发最大的中原腹地,要是动不动就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整个天下都休想过安生日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