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明 >
        但这些人中,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譬如河南道御史(天知道他怎么去上任)、副都御史王翊、兵科给事中董志宁为代表文臣,他们倒不是不赞同拥立吴争,可他们认为必须核准、比对传国玉玺的真伪,从而来确认吴争身份的真实性,否则,一旦搞错了,那明室就彻底沦丧了。

        对于这种不同意见,没有敢去反驳。

        就象对于吴争的身份,没有人敢公开质疑一样。

        因为吴争只要认下宗室身份,那么除非吴争赋闲卸去身上权力,否则要提出质疑,就得先问自己够不够格。

        可要印证传国玉玺的真伪,就得比对二百多年前的文书,这显然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做不到的。

        也正因为如此,包括陈子龙在内的文人都在犹豫。

        但这不妨碍他们以实际行动,来襄助吴争收复镇江之举,毕竟这事于公于私都有益。

        可钱家叔侄两支禁军的离开,应天府唯有廖仲平一支禁军,独木难支啊。

        此战开始至今,应天府还没有过战事,可毕竟是京城嘛,真到了发生战事时,离亡也就不远了。

        所以,陈子龙提议再征三万新军,一来防备清军突破兴国公水师的封锁,攻上岸来,二是所有人都明白,江北仪真的那支明军,怕是回不来了,那就需要有填补空隙的新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