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秋天,别人帮他一点数,居然有了12个,这下子捅出一个大娄子了。年广久生意好,本来就让四周的人眼红,现在他请的雇工居然了12个,

        有人马上联想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做出的那个著名论断

        “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

        于是,“徽省出了一个叫年广久的资本家”、“年广久是剥削分子”的流言顿时传遍徽省。

        这场争论好像没有在当时的公开报纸上出现过,但是,在政府官员中却流传甚广。

        “安徽有个年广久,炒瓜子雇用了12个人,算不算剥削?”这成了一道十分敏感的命题流转在国各地,争论,辩护,讨伐,一场带有浓烈的意识形态特征的大辩论开始了。

        很显然,在当时正统的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中,年广久的剥削性质是毋庸置疑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中,曾经明确地划分了“小业主”与“资本家”的界线,

        按他的计算,在当时(19世纪中叶),雇工8人以下,自己也和工人一样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是“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中间人物,成了小业主”,

        而超过8人,则开始“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是为资本家。

        在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理论中,“七下八上”是一条铁定的界线。如今,年广久的瓜子工厂居然雇工12人,其性质几乎不言自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