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是!”解缙顿了顿,朗声道:“我大明南北物资交流,仰赖水运,其中运河尤其重要。永乐三年之前,江南需要输送400万石漕粮到北方,供应北平以及九边需要。迁都之后,每年保守估计,要增加两百万石粮食。这还不包括平定了鞑靼之后,广阔草原的开支。如果全都算起来,一年南方输运的漕粮要增加一倍!”

        “足足一倍啊!”

        解缙陡然拔高了声音,“朝中诸公,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整条运河的负担,要足足增加一倍不止啊!”

        朱棣听解缙说到这里,又扭头看向了柳淳,“柳卿,解缙说了向北输送漕粮,你就说说向南输送物资,毕竟这块你最熟悉。”

        柳淳忍不住老脸泛红。

        利用漕粮空船,向南输送物资,这是他想出来的办法,在当年绝对是顺风车,十分节省财力……可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北方的物资也越来越多了。

        首先就是钢铁、煤炭、木材,这三大项,构成了北货南运的重点,此外,像水泥,活牲口,大豆,高粱,也是大宗货物。

        仔细计算下来,北方向南输送的货物同样惊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