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和不是一件小事情,柳淳虽然跟方孝孺商定了条件,但是在许多细节上,还要推敲。别小看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真正的勾心斗角都藏在这里面。

        就拿最简单的称呼来说,方孝孺希望用朝廷和燕藩,凸显地位的差别。柳淳当然不会答应,他坚持用南北朝廷,这样一来,就把朱棣抬到了和朱允炆同样的高度,老方自然不肯答应,柳淳又提议,是不是可以用叔侄相称,这就是更加红果果占便宜了。

        老方气得脸都青了,立刻拒绝,还痛斥不能家国不分。

        最后双方总算商定,不用称呼了,直接写议和内容。总算没事了吧?

        不!

        在落款上,朱允炆坚持用建文年号,柳淳认为要用洪武……朱元璋虽然死了,可新君并没有得到靖难军承认,不能用建文,应该延续洪武。否则岂不是让朱允炆占了便宜。

        一篇合约,光是开头结尾,就闹得不可开交,也是没谁了。

        徐增寿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就这么点事情,也值得吹胡子瞪眼,浪费这么大的功夫,简直是闲的!

        他总算说对了,这两边的人的确太闲了,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年号不写了,只写月日,然后用印……

        一份议和文书,没有抬头称呼,没有落款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