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但是这路怎么修呢,总不能咱们自己修吧?”李泉征求万峰的意见。

        “当然不能咱们自己修,洼后大集走得车可是比咱们多多了,他们得出钱吧?洼后和小树屯一年上交给村那么多的利税,村里总不能光拿钱不办事儿吧?它们也得出钱!咱们将威村一年上交的利税几乎等于乌炉乡其它十个村的总和了,乡里自然也得出钱吧…”

        “按照你这个逻辑那县里市里都得出钱才对,要是扯到那个阶段就得扯皮了不是。”

        当然了,要是扯到县里市里这条路说不定明年也修不好。

        “能让县里出钱更好,县里不出咱们乡和村出这笔钱也行,也用不了多少,连修路带造桥我估计有三十万够了。”

        三十万乡里,村里,洼后和小树屯,四家均分一家也就七八万而已,乡里和村里都不用拿现钱,在年底的上交利税里扣除就完事儿。

        从小树屯到乌炉乡所在地的距离是十里,在八十年代末期有三十万足以修出一条十里的水泥路了。

        “还有既然打报告修路,不如连山后那条路也修修,在山后到孤山那里造一座桥,当然这个县里就必须出钱了。这款可以不用着急慢慢管县里要钱,不要求县里给,给一部分就行,剩下的钱不行我出。”

        山后到孤山乡最主要的就是因纳河上的一座桥而已。

        只要把这座桥建起来路自然就通了。

        前两年洼后起过修桥的年头,后来因为诸平调到村里这件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