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刘备的日常 >
        时煤称石墨,墨井即石墨井,石墨井即煤井。井深八丈,指井筒深度。并非包括井下巷道延深。当时已用八丈立井采煤,其生产规模可见一斑。

        此时,距离涿县最近的产煤区,便是代郡,其次便是魏郡。

        “武安冶铁”的武安县,便在魏郡。楼桑所用花铁,皆从武安运来。

        《水经注》:“黄水又东注武州川,又东历故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导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以草爨(cuàn引火)之,则烟腾火发。”文中所记载的火山,也就是后世的大同煤矿区。

        此时位于代郡。如今鲜卑寇边,时常抄掠。代郡百姓十不存一,百业荒废。想要煤炭,只能去武安。

        现在还不着急。薪炭足够。若邑民渐多,方圆百里只靠一片野林,显然不够。刘备未雨绸缪,准备囤积煤饼。正如曹操藏石墨数万斤于冰井台中,是一个用意。

        整个封地的微缩地形图,亦被苏伯造出。与楼桑邑的地形图合并成在一起,摆在五楼书房正中。野林、白泽、丘陵、河渠、城邑,一目了然。蔚为壮观。百里之遥,居高已无法窥全貌。郦城、督亢,刘备数日便要乘车轮舟前往查看。两处督造工地,每来必有变化。重楼垣墙拔地而起。从野林中挖来的巨木,植在城中道路两旁,排列成行,遂成林荫大道。还有一路随家人北迁的牛羊鸡犬,散落其间。令新造的城邑,越发充满人气。

        为官百日。郭芝、管宁,已颇精通政事。若为官千日,必成大才。

        实践出真知。天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尽。此话搁在哪儿都在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pck.tvgua.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