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刘备的日常 >
        “时,国中有百余流民营。四夷举家来投者,不绝于道。并凉之人、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江淮上甲、丹阳劲勇、荒洲岛夷,募为雄兵者,何其多也。”许子远言道:“故,主公立上将军,扩兵卒名籍,身证其位也。”

        “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陈琳有感而发。

        语出,《论语·子路》。本意乃指,上行下效。居高位者,自身行事端正,属下方能听从。借用此处,引为“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将各校麾下,未得名籍之私兵部曲,悉编入籍。于家国天下,皆有大利。

        因私交甚笃。毋需顾忌,交浅言深。

        许子远,又剖析道:“正如国中客庸,皆需入市楼,先立券书。待工毕,庸费,转自赀库。‘同归而殊途’也。”

        言下之意。“食君之俸,担君之忧”。先前,因营中名籍不足,所投健勇,唯有诸校,以己俸私养之。恐至,死忠诸校,而不忠君。长此以往,于国不利。于是,蓟王抬升诸将品秩,为私兵正名。如此,与袍泽皆食君俸。忠于何人,一目了然。

        “子远,所言是也。”陈琳叹服如常:“可书于(日)报乎?”

        “有何不可?”许攸,举杯相邀。

        “满饮此杯。”陈琳,捧杯回敬。

        二人对饮,其乐融融。

        武帝,元鼎六年,灭南越国,置九郡。九真郡,治胥浦。并岭南入汉土,植根南州半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