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寒门祸害 >
        或许是林晧然跟这个时代有些不一样的思维,徐渭更多的是看到了漕兵的疾苦,但他却是看到了“耗”字上面。

        为了运输这二百万石漕粮,国家投入不可谓不少。

        建设和维护这条京杭大运河,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役和钱财,甚至动辄要花费百万两之巨。不仅要供养着好几万的漕兵,还得投入大量的漕船。

        漕船其实是加强板的小舟,连遮挡大阳的船顶都没有。由于河道航行条件较为恶劣,所以寿命要远逊于海船,甚至二三年就得报销。

        有数据显示,运送这二百万石漕粮,单是运输的成本就高达了八成。

        像当地官府为了敛财,打着修运河的名义征用劳役的同时,进行了一场愉快的贪墨;船厂为了贪墨,漕船亦进行了偷工减料;漕兵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漕船的重要部件拆去变卖换钱。

        正是如此,林晧然觉得的漕兵疾苦在其次,这里滋养了太多的蛀虫。

        这条河其实早已经变质,倒不如直接放弃,造大船直接走海运要划算得多。不仅不需要天天造船,不需要年年拨款修运河,亦少了当地官府的层层剥削。

        当然,他这种意见是不可能给当权者采纳的,亦是不能发表的。

        如今这漕运每年少说也衍生出二三十万两的利润,怕早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得利群体,他们必然运用力量阻碍海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