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那些海商肯定有去的。

        因为他们主要就是去登州,而从登州转过半岛南下,有沿岸流推动可以轻松直达长江口外,剩下就是和浙江商船一条航线了,甚至还可以去朝鲜,在对马进行贸易。

        倭国人可有的是银子,有足够的利润海上艰险什么的根本不值一提。

        杨信在那里设立海关,就意味着这些家伙以后都得交税。

        他们肯定是要反抗。

        这些家伙可都是兼职海盗的,比如上次的姜家那种,最后的解决方式还是要以武力。

        好在武力一向是杨信长处。

        就这样杨信和天启谈妥,不过这些还得找方从哲,因为必须得方从哲拟旨才行。

        方从哲拟旨给九千岁那边去盖章,再由司礼监派人送到六科,那些给事中做审核,如果给事中们认为没什么问题就送通政司,由通政司负责发给杨信,这就是大明朝一道圣旨从诞生到传达的整个流程。

        而这期间京城各衙门会派人在六科廊房等着,六科认为可以公开的就由他们自己抄回去给各衙门看,所以六科某种程度上也是大明最早的新闻审查机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