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须为自己的生存想出对策。

        今日形势已经形成了死局,自己不能回汴京,不回汴京就会慢慢失去皇帝和部分文官们的支持,失去了他们的支持,西北人就会逼得更紧更凶。当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宋势必有一场大动乱,这场大动乱是由饥民引起的,但最后的决战双方却是西北和汴京,最终的结果就是分裂,是浩劫,是中国人的大灾难。

        能不能避免?有没有避免的办法?

        此刻郓王即使有天纵之材,恐怕也想不出办法,因为当前的形势已经失控。饥民暴乱必然导致汴京调兵平叛,而西北人必然以此来要挟汴京,汴京不会接受西北人的要挟,于是饥民暴乱一不可收拾,等到国祚岌岌可危之时,实力强悍的西北人岂肯向汴京低头?老子吃了你再说,于是局势就此崩溃。

        王的选择只有一个,和西北人捆在一起,但将来呢?

        王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若想确保大宋的稳定,若想确保赵氏江山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唯一的国策就是以文制武。武人就是王朝败亡的根源所在,必须杜绝武人干政,决不允许武人进入中枢。

        然而,从目前的形势推测,郓王将来如果登基称帝了,这些西北武人势必要独揽权柄,那么,郓王有太祖那样的本事杯酒释兵权吗?显然不可能。由此引出一系列的问题,王如何驾驭这些武人?如何继续推行以文制武的国策?如何确保赵氏江山世代传承?

        王想了很久,一直在想生存的问题,但迟迟没有结果。

        西北人似乎预料到郓王坚持不下去了,虎烈府和西北将门的统帅们以祝贺新年为借口,纷纷赶赴太原。这是一种变相的胁迫,西北人要郓王坚持下去,不要犹豫,更不要害怕,天下尽在掌控之中。

        王害怕都没用了,仔细想一想,他没有回头路,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