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认为,李虎是故意的,他发动太原兵变,控制了赵楷和童贯,继而控制了西北形势,然后利用童贯在汴京覆雨翻云,和西北人分庭抗礼,这给他控制西北赢得了时间。一旦李虎稳定了西北,他就要对汴京下手了。

        不等人,大宋已经到了千钧一发之刻,必须做出决澜。

        李虎弃守代北,帮了金军一个大忙,这导致金军可以集中兵力于河北,直杀汴京,由此给了李虎一个渔翁之利地机会。

        “李虎弃守代北,目的是汴京。”种师道痛心疾首,怒形于色,“童贯肯定投靠了李虎,甘为李虎所用,出卖皇帝和大宋国祚。这种奸侫势必杀之而后快,否则大宋必亡于李虎之手。”

        折可求低着头不说话。形势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完全出乎他地预料,而折彦直则一直警惕着李虎,即使折家已经确认了李虎的真正身份,折彦直也不敢相信李虎忠诚于大宋。

        “折使相来书,说皇帝、童贯和张邦昌正在和金人秘密议和。”姚古地声音里透出一股杀气,“这件事一旦给李虎知道了,有可能成为李虎攻打汴京的借口。如果让李虎抢占了先手,控制了汴京,我们就非常被动了。我们怎么办?打汴京就是内讧,这时候内讧等于自取败亡,亡国之祸就在眼前,所以,我们唯一地办法就是杀了童贯,抢在李虎前面控制汴京。”

        “种帅、姚帅,计将何出?”折可求也顾不上许多了,既然折彦直已经和种师道联手了,折家被拉上了船,那就干脆一条道走到黑吧。

        “发动兵变。”姚古说道,“目前金军还没有全面进攻,而从虎烈军的部署来看,李虎有意让岳飞死守真定,以便给他控制西北赢取时间,所以我们还有发动兵变的时间。不过,这个时间很短暂,一旦岳飞丢了真定,金军一泄而下,我们就没有时间了。”

        兵变,这是武人干涉朝政的最具威力的手段,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大宋为了防止武人干政,以文制武,不遗余力压制武人,勉强保住了一百多年的基业,但从李虎发动太原兵变开始,这个魔盒打开了,仅仅几个月之后,便爆发了汴京兵变。汴京兵变让西北武人看到了武力的强悍力量,武力可以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距离第一次汴京兵变仅仅一个月后,西北人开始策划第二次汴京兵变。

        “这行吗?”折可求担心地问道,“李虎就在洛阳,距离汴京只有三百余里,两天之内他的铁骑就能杀到城下。”

        “这也是折使相的意思。”种师道叹了口气,“舍此以外,我们还有其它办法诛杀童贯吗?童贯不杀,我们就无法取得皇帝的信任,无法掌控权柄。我们掌握不了权柄,又拿什么击败金军,阻止李虎夺取国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