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s私文件时出错

        董小丑等人都在帅府等待。见面之后,李虎把此趟先后见到折可求、童贯的事具体说了一下。

        “汴京的形势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李虎叹了口气,“我们对大宋的朝政不熟悉,对汴京血腥的权力斗争也认识不足,这导致我们很被动,一直被汴京牵着鼻子走。”

        黄涉看到李虎情绪低沉,小声安慰道:“我们刚刚到大宋,肯定有个熟悉和认知的过程,这种事急是急不来的。

        当务之急是征募大宋文士充实虎烈府和元帅府,否则很难扭转眼前的被动局面。”

        “现在看来,总帅坚持不进汴京,坚持不到河北战场的策略是正确的。”毛军叹道,“我们是北方汉人,远离故国一百多年,故国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故国,它对我们来说,太陌生了。我们要想在短时间内融进大宋,难度非常大。以我看,还是保守一点,先把西北控制下来,稳定下来,先在西北立足扎根。没有这个根基,我们很难发展壮大,而没有足够的实力,我们即使拿下了汴京,也代替不了大宋,更不要说实现王霸大业了。”

        几个人感叹了一番,对大宋感到十分敬畏。大宋的庞大是全方位的,即使它的军队没有战斗力,即使它在战场上屡屡失利,即使它陷入深重的危机,但它还是一个庞然大物,庞大到足以吞噬外来的敌人。

        比如说,李虎和虎烈府中枢曾想当然地认为,若要中兴大宋,就要推倒重来,但现在再一看,这个策略太幼稚了。大宋的政治经济构架太庞大了,推倒重来意味着崩溃,崩溃之后再重建,那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解决的问题,所以若要中兴,必须在大宋原有的政治经济构架上进行修正,一步步来,这样才能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现在回头想一想辽国的一国两制汉蕃共治,认识上就更深刻了。契丹人之所以选择汉蕃共治,是因为汉制太庞大了,而且它先进,能给王国带来实力上的增长,所以必须实行汉蕃共治,若以落后的蕃制治国,无法发展壮大,甚至会倒退,它就无法对抗大宋。汉蕃共治的目地是以汉促蕃,以汉同蕃,蕃制汉化,最终结果还是用汉制来治理王国。辽国如此,西夏国也是如此。

        “我们是汉人,两百多年前,我们和大宋人都是大唐的子民,再往前溯推,我们都是大汉的子民。”黄涉说道,“相比契丹人、女真人和党项人来说,我们更容易得到大宋人的认同,毕竟都是炎黄子孙嘛。一旦大宋人认同了我们,接受了同为炎黄后代血脉相依的事实,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在大宋立足,并和大宋人携手合作,共创一个崭新的中国。”

        这番话激起了众人地斗志。低沉地情绪也渐渐高涨。虎烈府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没有退路。只有迎头而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