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一,在江州童师闵的大营里,刘锜、曲奇在军议上向童师闵建议,大军要么回援南昌,和虎烈军主力决战于南昌城下,要么撤退,向贵池、铜陵一线后撤,以便和江宁的吕颐会合,共守长江,确保苏杭的安全。

        童师闵一筹莫展,彷徨无计。

        事实证明刘锜最初的判断是对的,虎烈军的主力的确从陆路杀来,长江水道上的军队不过是对方牵制兵力而已,但因为童师闵瞻前顾后,又不放心西北人独自统军,结果白白耽误了时间,拱手把南昌让给了虎烈军。

        此刻回援南昌,时机非常糟糕,以江南军的实力,根本无法与虎烈军主力抗衡,而长江水道上另有一支虎烈军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江南军队因此腹背受敌。顾此失彼。南下救援等于自寻死路,固守阻敌等于被动挨打,若想化被动为主动,唯一的办法就是弃守江南西路,火速撤往贵池、铜陵一线,会合江宁大军共守长江,但是,擅自弃守江南西路,这个责任童师闵承担不起。

        童师闵没了主意,江南军惶恐不安,形势万分危急。

        李虎在得到粮草保证的情况下,指挥大军猛攻南昌。三天后,南昌守军在迟迟等不到援军的情况下,主动投降了。

        初五日,李虎传书江州童师闵,劝他投降。

        在西北的时候,李虎与童贯父子往来密切,彼此都很熟悉,所以李虎在信中一再承诺,如果童贯父子愿意投降,李虎可以保证童贯一家的荣华富贵。

        童师闵还没有看完这封信,冷汗就出来了,他万万没想到李虎亲自率军南征。而且现在就在南昌,距离自己不过三百多里而已。童师闵再不犹豫,果断下令撤军。他现在有理由回报杭州了,李虎亲自率军杀来,他没有实力与其抗衡,当然只有撤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