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只要有效控制、适当运用,可以有助于经济活动的成功,一个社会,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利用这种心理,也会有助于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但博彩心理、投机心理一旦嬗变为赌徒心理,立刻走向其反面,成为一种对个人、对社会极其有害的东西。

        一项活动或一项事业,一旦染上了赌徒心理,或有了太多的赌徒心理携带者参与,立刻就有可能变味或走样。

        例如,社会利用人们的博彩心理、投机心理发行彩票,用于发展公益事业或福利事业,但赌徒心理携带者却把购买彩票视为发财致富的唯一途径,以至达到走火入魔、求神拜佛、倾家荡产的疯狂程度。

        政府为了疏导人们的博彩或投机心理,刺激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尝试进行一些有奖文化娱乐活动的探索,但赌徒心理携带者却故意把它扭曲为赌博活动,甚至把有奖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恶意变成赌场。

        所以,一个人一旦染上了赌徒心理,就会视赌为命,嗜赌成性,不想劳动,无心创业,结果田地荒芜,生意中断,事业夭折,甚至酿成人生悲剧和家庭不幸。

        我们看到的一些领导干部最后走上经济犯罪道路,多半也是由于赌徒心理在暗中作祟:发现了算我倒霉,不发现则够我家潇洒一辈子。于是,狠赌一把,玩命似地贪污、受贿。结果赌掉了乌纱,赌进了大牢,赌掉了性命。

        所以,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于社会而言,赌徒心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它妨碍我们一心一意开发资源、发展生产,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文明。

        叶修文不喜欢赌徒,虽然他经常为了任务,而与死神赌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