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害怕的就是这个,所以哪怕是赌上自己的身后名,他也要将自己的想法报给官家,让官家定夺。

        赵桓的确是收到了韩世忠的札子,对这个思想,他本人并不认同,甚至认为有伤天和,大宋乃是仁义之师,搞这种链式减员的手段,实在是有些欺负人。

        当然战争这种事,就是为了胜利不择手段,赵桓对韩世忠并没有偏见,保护自己人、加快胜利的脚步、释放青壮都是积极意义,他只是个人比较反对这种做法。

        “这些不能记,让御史挑挑拣拣,把大正县的事记上。再把这本给岳飞看看,他要是同意,就把猛火油柜列装。”赵桓想了想还是咨询一下自己最大的军事顾问比较靠谱,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大规模列装咱们没那么多猛火油呀,官家,王三品那里也要这东西,不知道在捣鼓什么,但是要的量还是很大的。”胡元用手肘碰了碰左右御史,官家说了这个锅不给韩世忠,那就不给。

        “那就换一种呗,猛火油柜不行,那就上前段时间广备攻城作的烟熏弹,主要是思路,让岳飞看看再说。”赵桓笑着解释道。

        “官家,赵相公上了本札子,克烈部的禄汗听闻大宋今年水患严重、水疫肆虐,送了一万头羊来。官家这是克烈部的国书。”赵英那了一本札子过来,说道。

        赵桓拿过札子,略有几分叹气的说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万里,克烈部都知道咱们鄂州出了个赵承佑呀,唉,丢人。”

        赵承佑是赵氏宗亲,哪怕赵桓把他活剐了,又有什么用?不照样造成了恶劣的国际影响?

        【荒灾之年给你送肉吃的不一定是富人,但一定是安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