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当年的黄袍加身,不管他到底愿不愿意意,陈桥驿,彻底成了他身上永远洗不掉的污点,陈桥驿也成了武夫乱国的象征。

        而现在的赵家人可是太宗一系,赵光义的血脉,自然对这件事防范更深。

        李纲认为陈桥驿不能碰,赵桓却偏偏一直对陈桥驿有想法。

        “太宰啊,一百六十年过去了。应该转变下大宋国民对大宋武人的看法了。陈桥驿是个不错的选择。”赵桓反过来劝说李纲。

        在陈桥驿接王禀回朝,在赵桓看来是对王禀最高的认可。

        “官家,你这不是在迎王禀,是在杀了他啊。届时朝政必然议论纷纷,时日一久,王禀如何自处?狄青之事,一如昨日。”

        李纲反手将了赵桓一军,官家你可以永远信任王禀,但是朝臣绝对不会,那王禀他自己呢?

        朝政议论抹黑,逼迫武将,狄青的例子可就在这文德殿发生的!

        赵桓一惊,他光想着改变大宋人对武人的看法,但是忘记了王禀本人。

        自己这是在消费王禀的忠诚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