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想钱想疯了。”

        ……

        看到这里我略微放心,但舆论是舆论,法律是法律。如果这个《文赤壁》的制作人真的公开起诉,而且图标和技能名称确实一样,那么《书名》在这起官司中确实讨不了好,不过好在像这种小的抄袭借鉴并不算是什么大问题,也不涉及重大的经济利益,即使败诉,也赔不了几个钱。

        但最让我想不通的是两点,一是既然不是致敬,《书名》为啥要抄一个更没人玩的游戏里一个不起眼的图标呢?这种行为的意义何在?王经略也不是傻子,这事没什么好处,还会留下这种把柄。二是为什么时隔这么久,这个制作人突然又冒出来要维权?按说这场官司就算最后赢了,所能获得的赔偿也未必抵得上打官司前前后后的花销,这又是何必呢?

        我带着这些疑问睡去,谁知第二天早上一醒,就发现舆论的风向来了180度的大转弯。原因很简单,昨天夜里,有个人把当年的那本软件杂志的报道公布出来了,这个报道也正是邓广源说得那篇报道,上面不仅有“铁板铜琶”的技能图标,还有关于《文赤壁》这个游戏的介绍。

        这篇陈年的报道给人们带来的冲击是两方面的:

        一是白纸黑字的鲜明对比,《书名》那个技能和这个游戏的技能从名称到图标真的一摸一样,而且杂志上写得很清楚,这个游戏的运营时间远远早于《书名》,算是上古时期的网游。那么谁抄谁,自是一目了然。

        二是报道中讲到这个叫莫建平的制作人及其团队如何辛辛苦苦数年如一日的运营这个没人玩的游戏,为了那一个硕果仅存的玩家,不辞辛劳地更迭版本优化服务器,甚至创作新的内容。

        可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因,我现在是《书名》的职业选手,这个制作人和我从事的行业过不去,此时心里自然不会对他有什么好感。所以不觉对这个报道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哪里还有这样的傻子为了一年亏好多钱的游戏投入这么大把的精力?

        要不就是这个莫建平非富即贵,家里或是他本人有其他产业,完是为了梦想凭借一腔热血在做游戏。但从报道来看,似乎有不是这么回事,文章中不止一次指出莫建平和他的团队遭遇了十分困难的经济问题,甚至连饭都要吃不下,是他东拼西凑地借钱,才将这个游戏维持了这么多年。

        这TM也太假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