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归附,将士忠勇,士子归心,吾有何可惧?”袁术自信道。金陵书院就如同后世的黄埔军校,从不间断的政治课洗脑之下,袁术不说能保证书院的士子部忠诚于己,但至少也能保证九成以上的士子对他的忠诚强于对大汉的忠诚。而金陵书院的精英有多少?经过数年的针对性培养,一县之才不下千人,就是江东世家现在集体造反,袁术都不在乎,甚至可能会变得更加强大。

        “对了,听说蔡邕找刘虞去了?”袁术忽然问道。

        “没错。”贾诩点头道,随后将二者交谈的情报详细道来。金陵书院可是袁术最为关心的地方之一,贾诩早就在那里安排了大量的耳目,就连士子之中都有不少死忠作为探子。

        “蔡伯喈至今还没有放弃吗?”袁术沉声道。

        “这一辈的士人面临乱世到来思想还容易改变,可像蔡邕这些老一辈的,对于汉室的忠诚根深蒂固,虽然由于乱世被冲淡,但还是无法根除的。”贾诩轻声道。

        “所以才需要公孙瓒称帝这一猛药。”袁术难得的语气阴狠道:“只有将汉室最后的遮羞布扯掉,才能逼这些人面对赤裸裸的现实。大汉没救了!”

        ......

        荆州,鹿门书院。与袁术大力支持的金陵书院相比,鹿门书院虽然也得袁术支持,但规模却相对较小。不过司马徽和庞德公人脉深远,鹿门书院学生虽少,但论起其中精英却是不输于金陵书院。

        鹿门书院建在山下,学生们并不像金陵书院一般部统一居住于宿舍之内,其中的精英在司马徽的照顾之下各自搭建茅屋竹屋居于山腰之处。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尽情的洒在山腰处背阳的一座被竹林包围的竹屋之内。橙红色光芒笼罩之下的竹屋在周围幽静的竹林映衬之下熠熠生辉,显得甚是梦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