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准备充分加上又是小凤一个人挑大梁的电影,剧组的拍摄进度很快,一个半月的时间大部分的戏都拍完了,就剩下整部电影的最重要的部分了。

        从剧本的篇幅来讲这部分只占剧本的四分之一,但是却占了电影三分之一还多的篇幅,用两位导演的话来说,之前那么多铺垫就是为了最后的升华。

        “cut,罗凤恩,我讲过多少次了,我要的不是耍帅扮酷,我们拍的不是商业动作片,我要的是那种极致杀戮的感觉。”罗宏镇讨厌的声音又一次传到了小凤的耳中,小凤已经记不住这是罗宏镇第几次喊cut,开拍最后这段杀戮以后罗宏镇是什么仇什么怨都报了,小凤很后悔开拍这部分钱答应了片场的事片场解决,绝对不会在吃食上打击报复。

        对于达不到导演的要求小凤也很郁闷,不是小凤的演技不灵了,而是导演对小凤的要求很高,他们靠语言形容出来的感觉实在是太难找了。

        这段最终杀戮从了暴力血腥的场面外,还要从中体现中人物的内心变化,虽然男主角的心理问题是长时间积累出来的,然后被各种诱因引发了,但是最终的杀戮过程才是男主角精神上的升华,这种升华虽然时间很短,但是也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

        一开始禹范坤的杀戮很可能就是报复加发泄杀人,用此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失望,对人性的不满和失望,但是很快杀人的目的就不是报复和发泄了,破罐子破摔的杀人犯是绝对不会杀那么多人的,各种原因造成的连环杀人犯绝对不会在那么短时间内杀那么多人,连环杀人犯的犯案是需要诱因的,然后慢慢向自己心中的理想杀人而进化。

        度过了最初的发泄杀人阶段后,禹范坤在精神上经历了第一次的升华,对一个从来没杀过人的来说,哪怕心理上有问题也会有不适,两位导演猜测禹范坤也有,从犯案过程的时间推理上能找到一点点证据。

        升华后禹范坤开始觉得他的杀戮并不是报复,而是在帮助这些生活在底层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痛苦的人,当然两位导演觉得一开始禹范坤还怀疑他这种想法的正确性,这点从他刚开始杀人数并不密集而且还会跟被杀者交流就能看出一些。

        两位导演在创作剧本的时候,根据世界各种案例分析,觉得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早就一个冷血杀人狂是不合理的,这种对人命的漠视需要长期的心理上的转变才能达到的,他们能想到的合理解释就是禹范坤把自己放到了解救者的位置上,对死亡的崇拜让禹范坤觉得死亡能解救这些人,死亡才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

        给被害人交流后禹范坤逐渐认定了自己的想法没错,然后他就开始崇拜死亡了,在他开来把死亡带给别人并不是什么错,而是他正在履行死亡代言人的责任用死亡来解救这些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