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南宋大相公 >
        谷地中间的肥沃雪原上,为了保证取暖而熊熊燃起了百余个大火堆。专门有人负责熬煮姜汤热水,做好后勤工作。为了烘托气氛,鼓足干劲,方子安让张敌万制作了大量的彩旗插在雪原之上。开工之前,将近四千名开垦挖掘的军民分为四支大队,各自分配相差无几的沟渠任务,展开劳动竞赛。宣布了奖励的措施。女营之中抽调出三十名歌喉不错的成立宣传鼓动队,在各处加油鼓劲,活跃气氛。在‘生产自救,自力更生’的大幅标语之下,张敌万一声令下,锣鼓喧天,火光熊熊之中,数千人开始了他们的艰苦的劳作。

        方子安首先要做的便是将暖棚搭建起来。方子安要搭建的这种暖棚可不是什么温室。不是方子安不想,而是没有透光的材料。薄膜这种东西这年头可没有,也找不到替代品。再说了,其实在封龙山的山谷里,温室其实并不适用。据方子安了解,之所以山谷中作物产出有限,很多作物不宜种植,其实便是气候多变导致的。封龙山山谷中即便是大夏天也会突然下雹子下雪,作物被雹子砸了倒是没什么,而是耐不住突然袭来的严寒,有时候一夜过来全部冻死。没有稳定的成熟环境是最大的原因。而方子安要造的这种暖棚便是一种斜坡状的充分利用阳光,让作物得到保护和基本的生长环境的暖棚。

        具体的做法便是,造出面朝阳光的带着微微弧形北低南高的坡形棚舍。以夏日阳光的角度能照到最里边的一格为宜。这样,东西北三面的寒风都会被挡住,阳光照射进棚屋之中,让地气变暖。而上方的茅草屋顶可以遮挡春夏季节无可预兆的冰雹和突然的降雪,保护棚中种植的作物。整个形状像是一弯窄窄的新月形状。

        材料运抵之后,只花了一个时辰,第一座暖棚便建造完毕。北侧矮墙仅高两尺,南边的高度达到一丈,像是一张向着南方张大的大嘴。今日是天气晴朗的日子,阳光在偏南位置,可以直直的照射到北侧的矮墙上方。铺上茅草编制之后的屋顶一层层用草绳束紧,感觉这样的暖棚便是住人也是可以的。

        但效果如何,方子安心里并没有底,还需要等待看效果。虽然这种高坡暖棚并非方子安拍脑袋想出来的法子,而是方子安在后世见识过的一种暖棚建造的方法,但是,能否在这里管用,还需等待检验。

        众人其实也很好奇,这位方大人造出的这屋子,耗时耗力,也不知管不管用。所以众人都等着看效果。检验的效果其实只有一个,便是能否真有凝聚暖力的效果。连张敌万都从别处工地赶来,查看效果如何。

        站在暖棚里,阳光照在身上,热力却并没有那么太明显。不过三面遮风,倒是比外边暖和些。然而那并不能说明什么。等了足有一炷香的时间,终于,有人惊喜的叫了起来。

        “雪化了!雪化了!快看,快看。”

        众人忙仔细看着棚子里地面上泥土上的积雪,果然见本来冻得坚硬的积雪有了一些孔洞,雪的颜色也变深了,那是积雪融化的征兆。方子安长舒一口气。能让雪开始融化,这说明聚集阳光温度的效果达到了。这才是上午的太阳,若是到了中午,则效果一定会更加的明显。

        “哎呀,还真是管用了。妹夫,你这棚子怪模怪样的,但还真管用。”张敌万大喜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