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三年的北部平原,哪怕是农村,也很少有人家还用钨丝灯泡而不是白炽灯管。平安庄也就剩下夏菊花的老房子,还发散出钨丝灯泡昏黄的光芒。

        跟昏黄的灯光一样,夏菊花这个房子的主人,也是模糊的、安静的,一天到晚难得发出几声响动。

        很难想象这么安静模糊的人,曾经在三十岁丈夫死后,带着两个儿子从婆婆家分了出来,一个人挣工分养活娘三个,还盖起了三间房子。然后燕子衔泥一样,娶大儿媳妇之前起了三间东厢房,娶二儿媳妇之前起了三间西厢房,加上后院的菜地,把个小院规整的比那些全乎人家还四至。

        那时还是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眼前这个安静的人得了个外号“夏小伙”,因为她干活比小伙子还利落,整个平安庄生产队只有她一个妇女,能一天拿十个全工分。

        什么时候,那个“夏小伙”消失了,变成了整个平安庄乃至十里八乡茶余饭后的笑料,以至一出门,总有人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希望看到她又做了什么极品事儿,好证明她这个恶婆婆名副其实的呢?

        模糊的夏菊花苦笑了一下,眼前浮现出的是大孙子愤怒的脸:“奶奶,你能不能不搀和我们家的事了,你还想让我们家怎么做你才满意?”

        当时大孙子脸上是厌恶的、鄙视的,被他护在身后的孙媳妇脸上的笑是挑衅的、得意的,她怀里抱着的重孙子,冲夏菊花扮着鬼脸,不知道从谁嘴里学的,一声声奶音说的是:“极品、极品。”

        压垮夏菊花的正是脆生生的小奶音。

        不到四岁的孩子,哪儿来的判断力呢,还不是大人教什么就是什么。他说出的那一声声极品,夏菊花早从别人有自己身后支言片语的议论里明白了意思,不就是还说她是恶婆婆吗?

        天地良心,夏菊花只是看到重孙子不愿意去什么补习班,心疼的想抱抱他,再跟孙媳妇说说,孩子不愿意去就别去了,才上幼儿园的孩子,咋就非得补习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